在学校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实验室里,赵翩同学正专注地焊板子、调代码,全身心投入科研项目。为攻克难题,她常泡图书馆,研读专业资料,从教材到学术著作广泛涉猎,积累知识,努力构筑属于自己的科技梦想。
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布《2023-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》,赵翩作为广西唯一的本科生入选。她用四年时光书写了“踏实治学、钻坚研微、多维发展”的青春答卷,更以科技向善的情怀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赵翩同学个人风采
在学术沃土上深耕不辍
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是赵翩的学习信条。自高中延续至今的记笔记习惯,成为她筑牢知识根基的重要法宝。每堂课她都会提前坐在教室前排,专注捕捉老师讲解的重点、新思路与案例,课后迅速整理笔记,构建完整知识体系,对疑难之处当即向老师请教,力求学深悟透。考试前,她会结合笔记认真研读课本,串联知识点,并通过大量刷题强化知识运用能力,检验学习效果。
这份“今日事今日毕”的较真与坚持,让她在学业上交出了亮眼的答卷。本科前六学期,她以优异的平均学分绩点连续稳居专业第一,综合素质测评也始终名列前茅。不仅在多门核心专业课上成绩突出,还顺利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考核,基本掌握Keil5和C语言的使用,熟悉FPGA、ARM等单片机的架构及应用。
面对持续保持优异成绩的压力,赵翩自有“妙招”。她将目标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,每完成一个便给予自己小奖励,以此收获成就感,保持学习动力;同时,她还积极与实验团队伙伴、学长学姐和舍友交流,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与启发,激励自己不断进步。
在校期间,赵翩的优秀有目共睹。她荣获“国家奖学金”“校级特等奖学金”,获评“十佳团干部”“优秀三好学生”等荣誉,还入选校优秀学生报告团和国奖生宣讲团,用自身经历鼓舞更多学子勇攀学术高峰。而本次入选《2023-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》,赵翩也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。“这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,更是激励。我深知这份荣誉背后离不开学校、老师、同学和家人的支持,会带着感恩之心继续前行。”
荣获2022至2023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
荣获校级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
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
赵翩的身影不仅活跃在课堂,更闪耀于科研赛场。她累计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6项、省级奖项15项,申报发明专利1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
赵翩同学专注投入科研项目
在赵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“基于ROS融合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智慧导览车”项目中,车体机械结构、硬件调试、算法参数及导航控制都是棘手难题。车体在颠簸路面部件易松动,她与团队小伙伴们通过研究优化设计、更换材料加以解决;面对硬件线路接触不良问题,通过更换元件来稳定数据传输。而算法参数也需要不断调试。起初,导览车对复杂环境识别不佳,团队大量测试收集数据,反复调整参数,提升其环境适应力。导航控制在复杂场景定位和规划困难,团队又通过增加辅助传感器、融合数据、优化算法等实现精准导航。
在这一项目研发过程中,赵翩个人也经历了从技术空白到突破重围的蜕变。项目初期,面对完全陌生的技术领域,她通过网课恶补单片机知识,在朋友指导下从零开始学习电路板设计与代码编写。当团队着手搭建项目成品时,机械结构失衡导致导览车频繁偏离路线,她与队友反复讨论改进方案,却始终未能突破瓶颈。
最严峻的考验出现在比赛倒计时48小时。深夜的实验室里,代码调试接连出现异常,导航系统频频失控。赵翩与队友彻夜调整参数,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,她看着坚持奋战的同伴,咬牙压下焦虑继续攻坚。“连续熬夜的疲惫没有击垮我们,反而让我们更加专注和坚定。”赵翩回忆道。当清晨六点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实验室,天空由漆黑渐染绯霞,最终迎来破晓晨光,见证着他们将项目报告转化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艰辛历程。
赵翩的科研实践始终锚定社会需求脉搏。在以第二发明人身份参与高铁供电线路分段除冰系统研发时,她通过研读30余篇专业文献,解析接触网结构及覆冰规律,构建分段式短路除冰框架,精准推算融冰时间,致力于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。在省部级大创项目“清‘艓’可鉴-太阳能水域遥控清污船”中,她针对水域污染治理难题,测试视觉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识别效果,采集多维度数据优化算法,推动太阳能清污船精准作业。从融冰保畅到碧水守护,她用技术创新回应民生关切,诠释着“科研的温度在于回应真实需求”。
在温暖传递中践行担当
在桂工校园里,总能看到赵翩步履匆匆的身影。作为学院科技协会副会长和班级班长、团支书,这个工科女生以超乎寻常的行动力,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策划组织班级活动20余场,荣获校级“十佳团干部”称号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她在寒来暑往间累计完成超过200小时的志愿服务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与担当。
让这个工科女生在公益路上步履不停的,是刻在骨子里的温暖情怀。在社区志愿服务时,她遇到过小孩拿着损坏的电子类玩具求助。凭借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掌握的电路知识和焊接技巧,她能快速找出玩具故障,比如线路断路、零件损坏等,然后动手修复。“看到孩子们拿到修好玩具时的开心笑容,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,也更坚定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。”
这些温暖时刻,逐渐构筑起赵翩独特的公益理念。在“三下乡”活动中,她注意到留守老人面对智能家电的茫然,目睹了山区孩子对科技产品的渴望。这些鲜活的实践经历,正悄然改变着她的科研方向。“在选择科研项目时,我更倾向于解决社会问题。希望将专业知识与公益事业相结合,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。”谈及未来,她眼中闪着光,描绘着技术赋能公益的蓝图——让实验室里的专业知识,真正化作照进现实的人间灯火。
赵翩同学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
在智造未来中多维突破
当前,赵翩已被推免至东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面对提问,她如数家珍地列出选择理由:深厚的学术底蕴、优秀的师资力量、强大的科研实力、丰富的科研资源、前沿的课程设置……这些都让这所老牌工科强校成为她深耕机器人领域的最佳选择。
基于对技术演进的敏锐洞察,赵翩将研究方向聚焦机器人领域。她指出,随着人工智能与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式发展,机器人正深度融入工业生产、医疗服务、家庭陪伴等多元场景,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。
在自动化专业发展浪潮中,她认为人工智能不仅为领域注入强大算法支持与智能决策能力,更推动传统嵌入式技术加速迭代。作为工业控制、智能家居等场景的核心支撑,嵌入式系统正从单一逻辑控制向智能感知决策升级——通过集成AI算法,嵌入式设备已能实现图像识别、语音交互等智能功能,应用边界持续拓展。
“唯有将传统嵌入式技术与新兴AI技术有机结合,才能紧跟时代脉搏。”赵翩表示,这一融合既是自动化领域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,更是青年学者服务行业进步的必由之路。
谈及成长经验,赵翩也毫不吝啬地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她的心得——夯实学业基础,课堂专注、课后总结,遇难题主动求解;科研入门可从参与训练项目、加入实验室起步,积累经验培养思维;竞赛备赛需选准方向、提前规划,注重团队协作,以平常心看待结果,珍视过程收获。而赵翩本科生涯中这份以奋斗为底色的青春答卷,不仅是她个人成长的见证,更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以科技为笔、以责任为墨,在时代画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(一审:孙谦谦;二审:骆靖璇;三审:雷绍湖)